自打研究生起,我就踏上了辅导员这条“不归路”,本以为辅导员是条康庄大道,没想到却是“过五关斩六将”的艰难旅程。 好不容易挤破头考上了,以为能安心躺平,享受岁月静好,结果却迎来了一群“小祖宗”,天天给我上演“大闹天宫”。 我就想安安静静地做个“佛系”辅导员,各位“小主”们,能否手下留情,让我少操点心呢?
在现代都市的江城,柴明扬本以为能够在文华大学的研究生生涯中,找到崭新的未来,却发现现实无情地将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絶。他从津海来到这个百年老校,怀着对俄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,而如今,随着求职门槛的不断提高,柴明扬面临着冷冰冰的就业市场,他的心情如同十月的燥热,难以忍受。
每年都有众多学校招聘辅导员的消息,但在看着那些招聘要求后,柴明扬不得不感叹,语言学的出路似乎只剩下翻译这一条路了。他的同学季山对此冷眼旁观,调侃着柴明扬的选择,二人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未来的规划,季山却对此早有准备,志在考编制,专心致志于公务员道路。
就在柴明扬为了未来而烦恼的时候,突如其来的突发事故令他不得不倾注精力。王倩,作为他重点关注的学生,因接连遭遇求职拒绝而深陷抑郁,整天躲在被子里,无人能将她唤醒。正是这份责任感,迫使柴明扬迅速行动,将自己从职业困局的迷失中抽离出来。
作为兼职辅导员的他,面对王倩的情况,至少有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,但对于王倩的深渊,他的力量尚显薄弱。往往是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学生,背后却藏着别人无法理解的伤痛与无奈。面对王倩的沉默,柴明扬才深知,仅仅依靠同理心的共情并不能解决问题。这就好比他自己刚刚经历的求职困境,虽然环境不同,但那种无助与焦虑却是相通的。
在与王倩的交流中,柴明扬渐渐打开了话匣子,讲述自己在大四时的艰难与挫折,试图让她感受到,即便面对再大的压力,也总有出路。此时,王倩似乎被他的故事打动,忍不住抽泣起来。这一小步,意味着柴明扬的努力有了成效,然而面前的挑战依然艰巨。
柴明扬不仅仅是王倩的辅导员,他还在努力探索自己的职业道路。虽然他在求职的道路上遭遇重重阻碍,但他始终坚信,只要不放弃,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。对未来的彷徨与对过去的反思,实际上在为他的人生塑造出更丰富的意义。
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,柴明扬和王倩的困境并非个案,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鞭笞而挣扎。他们的故事交织成了一幅生活的画卷,让人感受到在逆境中努力寻求突破的力量。
可是,当两人的情感逐渐升温,王倩的状态又将会如何改变?柴明扬的求职之路是否会迎来转机?接下来将会揭示更多生活中的挑战与成长,不容错过的故事即将展开。